深圳环评项目如何有效推进?
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“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”纳入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,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如何做实“深入”二字,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表示,将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,以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为**,加精准、科学、依法治污,充分发挥环评与排污许可在源头预防和过程监管中的效力,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、协同推进减污降碳、推进深圳环评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全面落实排污许可制度
精准治污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内在要求,也是有效的方法和路径。刘志全告诉记者:“首先明确污染防控对象,集中精力解决源头问题,才能切实提高治污成效。”
近年来,生态环境部以*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积推进排污许可制改革,强化排污者责任,推动“一证式”管理,全面完成**《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》提出的“到2020年,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”的阶段目标,实现273.44万家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,其中发证33.77万家,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*万家,排污登记236.52万家,管控废气排放口300.11万个、废水排放口288.62万个。
多个重大专项规划中的区域资源开发、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、城镇建设、重大项目选址均把“三线一单”作为重要依据。交通运输部门将“三线一单”管控要求应用于线性工程前期指导,对重大项目进行环境风险预判;水利部门依据“三线一单”明确钱塘江等11条重要河流生态流量管控目标,推动全省258项重大水利工程落图,将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工程进行了优化;湖州市长兴县探索用于**纺织业等小微园科学规划布点。
在其他省份,“三线一单”也已广泛应用于指导规划环评审查、项目前期选址选线预判中。在“三线一单”的指导和约束下,经济社会发展趋合理,逐步探索出“高成色”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。